
文字,承載的是永恒
集團機關 張守艷
書香滿溢的四月,我們相聚在在一起,共同慶!斗既A如歌》新書發行?粗媲伴W過的一張張明媚的笑臉,聽著一句句溫暖的分享,我心里溢滿了感動。作為《興業之窗》副刊的責任編輯,我其實對書中的每一位作者、每一篇稿件非常熟悉。大家的作品都有很強的辨識度,言辭間感受力、表現力和爆發力也不同,或細膩,或凌厲,或深刻,娓娓道來中形成自己的文風。所以很多時候我不看作者,也大約知道這篇文章是誰寫的。但編選《芳華如歌》時,時隔幾年后再次重讀這些文章,我依然很受觸動,收獲頗多。那種感覺就是多年不見的好朋友忽然相逢了,笑意盈盈地,不等開口,面前便春暖花開,姹紫嫣紅。
是的,在這些淺吟低唱的文字里,記憶呼嘯而來。我們每個人從滿懷憧憬來到興業,到濃墨重彩書寫興業,不自覺流淌在筆尖的,是心與心的交融,情與情的共鳴?梢哉f,文字是一根紐帶,讓我們在興業這個廣闊的大平臺上,雖然彼此陌生,卻又心意相通。
《芳華如歌》按體裁共分三個大篇章,其中,詩歌簡約靈動,散文柔和明凈,言論富有哲理和禪意,每個篇章都各有特點,折射出興業人熱氣騰騰的生活態度和從不懈怠的文學熱情。我個人尤其喜歡書中那些新鮮而富有沖擊力的意象,帶著精雕細琢的匠心和灑脫,總能喚起我們心底柔軟的溫情。
我們的作者,都來自興業集團各個產業、各個崗位,有著不同的年齡段。他們從平凡的工作崗位擷取素材,從火熱的建筑工地獲得靈感,從轟鳴的生產車間采集浪花,縱橫胸臆,寫下一篇篇謳歌新時代、致敬勞動者、唱響主旋律的優秀作品。在這些貼近工作、貼近生活、貼近實際的寫作中,我們身邊平凡質樸的事物得以精細記錄,我們的企業、我們的同事被深情描繪。緊張的工作和日常的柴米油鹽之外,興業人內心深處依然有對精神世界的堅守、對美好生活的追求,更有詩和遠方,這是一份難能可貴的品質。
《芳華如歌》雖然是一本文學作品集,但她的出版發行,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興業文化的繁榮興盛:我們的作者隊伍不斷壯大,文章品質不斷提升,為進一步形成興業特色的文化品牌增添了助力。不可否認,我們都是業余從事寫作,寫作過程也是最自然的記錄和抒情,對于作品的淬煉略顯欠缺。但自然流露的對于寫作樸素的熱愛、對于企業赤誠的感恩,仍讓人心潮澎湃。人和作品可以平凡,但隱隱閃爍其中的思想光亮卻讓人震憾,文學的形象就是這么溫暖、光明。
唯有文化,生生不息。期待更多人加入到我們寫作的隊伍中來,一起用文字記錄企業成長和發展,用文字留住激情和感動;也期待興業文學、興業文化伴隨著企業的蓬勃發展,百花齊放,多姿多彩!